桂林民宿文化:留住桂北鄉愁 有景處有民宿 |
發布時間:2019-11-11 09:33:58 | 瀏覽次數: |
桂林民宿文化:留住桂北鄉愁 有景處有民宿 是最近十幾年因旅游而興起。作為熱門旅游城市之一,桂林的民宿發展蓬勃向上。據統計,目前桂林民宿已達3000多家。那些留住了桂北鄉愁,傳達地域特點、歷史底蘊、文化特質的民宿精品,喚醒了沉睡多時的村莊,讓一度凋敝的古老村落恢復生機,開啟“美麗鄉村”新時代,也擦亮了桂林文化旅游新名片,成為尋找桂林文化力量的載體。 底蘊 民宿已發展成文化產品 桂林市鄉村旅游起步較早,民宿伴隨鄉村旅游的興起而發展。記者了解到,“民宿”這個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是指旅游地的居民將空余的自有房騰出來,作些布置,為游客提供住宿的服務。 發展至今,民宿可包括但不局限于客棧、莊園、宅院、驛站、山莊等,民宿也成為了游客直接觸摸到當地人文、風景、巷陌、民居的重要途徑之一。相比星級賓館職業化的標準服務,民宿這種有溫度的服務,越來越被追求個性化旅行的游客所接受。 有景之處就有民宿。桂林奇山秀水入詩入畫,優越的自然環境、深厚的地域文化積淀,使得桂林的民宿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桂林民宿比較集中地區主要在陽朔縣城、遇龍河、興坪附近,龍勝的龍脊景區,興安的貓兒山高寨附近,以及桂林市區的魯家村和七星公園、象山公園、南溪山公園和兩江四湖附近。另外,還有少部分在桂林市區的居民區,以及雁山區和資源縣等地。 陽朔是國內民宿業起步最早的地區之一。陽朔民宿旅游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從原來西街僅有的十幾家,發展到今天,基本遍布全縣鄉村的各個角落;從原來的日接待量百來人,發展到今天的日接待量萬余人,從原來的“少、小、簡”,只能滿足游客基本住宿,發展到今天的“新、奇、特”,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游客的需求,帶動了陽朔旅游經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陽朔縣共有賓館飯店1500余家,其中民宿酒店約800家,有床位3萬多張,以農民為主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8萬多人。 經過多年的發展,陽朔民宿已從單純的住宿產品發展成為一種旅游文化產品。它可根據民宿主人的定位和附加,成為無限可能。以曾被評為“中國最美民宿”云廬酒店為例,作為一座突破了傳統意義概念的酒店,云廬在設計上,最大程度融入了村落結構,在不破壞原外觀的前提下,老的夯土建筑被改造為符合當代生活品質的酒店房間。因其設計獨到,云廬一度成為國內室內裝飾設計師必來“打卡”的地方。 云廬只是民宿附加文化后的一個典型。在很多人看來,文化與鄉愁體驗已成為民宿的靈魂。住民宿似乎已經成為旅游觀光、度假休閑、體驗當地文化等諸多內容形式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民宿已成為當地文化的一種象征。 來源: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 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訊(記者莊盈 記者李凱 攝)民宿文化, |
上一篇:安徽黟縣:新民宿“點亮”古村落 下一篇:余家富:美院畢業生回村辦民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