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宿”成全國民宿界“聚焦點”這其中有何“奧秘”? |
發布時間:2019-11-18 10:48:55 | 瀏覽次數: |
民宿一隅 大河網記者 劉楊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青山綠水、田園野趣、情懷體驗,民宿承載著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河南各地民宿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成為鄉村旅游的新名片、新亮點。11月14日至15日,第五屆全國民宿大會在河南新縣召開,“河南民宿”再次成為民宿行業熱詞,這其中到底有何“奧秘”? 【快】2019年新增1500張民宿床位 “民宿發展爭最快” 秀麗的山水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河南發展民宿具有先天優勢。 近年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制定規劃,加快推進鄉村民宿發展,著力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有地方風情、有家鄉情懷的精品民宿。 2019年1月15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河南省鄉村民宿普查工作培訓會,針對全省已經開業的、在建的鄉村民宿以及適合發展鄉村民宿的資源進行普查,深入摸清全省鄉村民宿底數。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點贊河南民宿普查的新舉措,說:“河南在民宿產業發展方面又做了既大膽又創新的舉措,是全國第一個,具有巨大的突破意義。”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指出,要在全省選擇30個重點旅游縣、100個鄉村,2019年新增1500張民宿床位,在全國爭取“民宿發展爭最快”。 從起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勢”,河南民宿發展“彎道超車”,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4月份召開河南省首屆國際民宿投資大會,共簽約生態旅游項目27個、447.72億元,精品民宿項目44個、49.45億元,涉及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的44個村。 9月27日,時值第40個世界旅游日,“河南省民宿和精品酒店協會”在濟源成立,立下愚公移山志,吹響了河南民宿產業大發展的沖鋒號。 第五屆全國民宿大會現場 11月14日至15日,以“新時代、新鄉村、新民宿”為主題的第五屆全國民宿大會在河南新縣召開,全國民宿行業“大咖”齊聚河南共話民宿發展,“河南民宿”成為全國民宿界的“聚焦點”。 【準】“三山”旅游抓民宿 精準發力引領大發展 壯麗的太行山脈 逶迤連綿八百里的伏牛山系,山高林密,物華天寶,是中原的聚寶盆。峰巒疊翠峽谷幽深的太行山系飛瀑流泉,如同百里"山水畫廊",是文人雅士薈萃之地。山明水秀的大別山—桐柏山系,素有"北國江南"的美譽...... 在學習浙江、云南等地民宿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全省生態旅游資源和民宿旅游資源調查成果,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理出了“生態旅游抓三山(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三山旅游抓民宿,民宿引領大發展”的基本思路,將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區的新縣、淅川、林州等30個縣(市、區)作為生態旅游招商的重點區域,對外推介招商。 以“民宿發展走進盧氏、嵩縣”為開端,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民宿發展走進河南”活動,至今已走進了30個縣(市、區),已于11月13日圓滿收官。通過現場考察、項目洽談、專家培訓、實戰授課,達成了投資意向,共謀協同發展。 宿聯中國、東方園林在盧氏縣考察后,迅速達成打造以民宿為核心的鄉村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協議,并于2月20日開工建設。魯山縣桑盤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因“民宿發展走進魯山”活動,吸引了4家民宿投資公司同時簽約,分組開發,整村推進...... “民宿走進”系列活動 “目前我們已經在河南投資了兩個項目,一個是信陽新縣的丁李塆項目,一個是雞公山和靜砦古寨民宿項目,總共投資2.3億。”杭州漫村文旅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翁余輝先后數次來到河南考察,兩個民宿項目最終在信陽落地。 “河南遍地是文化、處處是文化,怎么樣去重拾在地文化,把民宿作為河南文化的載體,這也是我們漫村文旅積極探討和努力在做的事情。”翁余輝說,項目建成后將給河南人民帶來一個像江浙一樣的鄉村旅游或是休閑度假的目的地、“網紅”民宿打卡地。 【融】融合發展提質升級 滿足個性化體驗 民宿不光要有“殼”,還要有情懷、靈魂、溫度,有個性化服務,要融入更多的內容。“千店一面”業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真正的好民宿應該是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在地文化是民宿的靈魂。“民宿作為一個核心點,把整個鄉村的人、事凝聚了起來,把文化拾了起來。”德清莫干山宿描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彥磊認為,民宿的發展在全國處于一個非常好的階段,河南省作為傳統文化大省,更需要發展民宿產業,把“老家河南”的品牌進一步打響,把河南的文化底蘊通過民宿更進一步展示給全世界的游客。 在商丘永城芒碭山景區附近,一間獨具特色的民宿“芒碭小院”成了游客和村民眼中的“香餑餑”。“小院打造了包含漢文化、現代藝術、攝影藝術、傳統非遺等主題民宿區域,吸引游客來體驗攝影文化、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芒碭小院”的工作人員王永亮說。 一間破舊石屋改建成的民宿,依托景區及當地文化特色,如今發展得有聲有色...... “芒碭小院”民宿一隅 此外,民宿發展也融合了農業、林業等資源,實現構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樣的產業布局,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禪境小院,林靜獨棟,簡約的古代風格,精致的裝飾物件,美麗的自然風景……位于輝縣市沙窯鄉新莊村的三湖小鎮民宿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專程而來的客人。住進民宿的客人不僅看山看水,更多人也樂于去體驗農耕的趣味。除了民宿,三湖小鎮項目還包括新農耕體驗、休閑養生等,打造“田園觀光農業綜合體”。鄉村的整體面貌因為民宿的發展,正發生著蛻變。 【帶】“興”民宿“火”鄉村 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民宿是鄉村旅游的重要內容,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是夯實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基礎的重要支撐,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勁動力。 7月19日,全省民宿建設助推脫貧攻堅觀摩會在三門峽盧氏縣召開,一幅民宿帶動村民脫貧增收的畫卷徐徐展開。 “通過我們這兩年鄉村旅游及民宿產業的發展,我們實現了1580戶近8000人的脫貧致富。”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毋慧芳舉例說,盧氏縣山水隱廬美宿集群微度假綜合體項目,建成后可帶動當地產業化發展,促進1000余人就業,實現農民房屋收入有股金、土地流轉有租金、參與經營管理有薪金的穩定收入,確保扶貧工作的持續性,同時樣板效應凸顯,帶動更多周邊鄉村、鄉鎮集群化、產業化發展民宿。 靈泉妙境特色木屋民宿 鶴壁市淇縣靈山街道涼水泉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總人口46戶93人,貧困人口達35戶67人。“經過兩年靈泉妙境高端民宿酒店項目的打造,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每戶老百姓平均增收2萬多元。”河南中旅集團理事會副理事長、淇縣涼水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增偉亮出了民宿項目發展的“成績單”,他說:“2018年,在廣州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民宿大會上,河南中旅集團的民宿發展模式被評為全國十大典型模式向全國推廣。” 欒川縣撥云嶺村、白秫溝村、垢峪村原是空心村,在大多群眾搬至鄉鎮后,地方政府引進嶺上人家、慢居·十三月等高端民宿項目,盤活老屋、老街、土地等閑置資源,多種方式鼓勵農民返鄉返村參與民宿經營服務,實現就地脫貧致富,增強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的國慶假期,信陽新縣的鄉村民宿相當火爆,成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老家寒舍、外婆家、田園小筑等民宿在節前半個月都預訂一空。大別山露營公園別苑、茗香園、中華園、白云閣、奇龍嶺等已開業民宿入住率均達100%,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注入“活水”。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多次表示,小民宿大市場、大產業、大聯動,民宿能夠讓游客走進來、住得下、玩得好,從而更好地促進消費、盤活鄉村經濟,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下一步,全省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更將主動作為,開拓創新,以民宿發展為抓手,與全國知名民宿專家共同努力,優化鄉村民宿發展環境,釋放鄉村民宿發展活力,走出一條品牌化、連鎖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把河南鄉村旅游提高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 |
上一篇:余家富:美院畢業生回村辦民宿 下一篇:第五屆全國民宿大會在信陽新縣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