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北方民宿大會嘉賓觀點精彩紛呈 |
發布時間:2023-02-23 14:02:11 | 瀏覽次數: |
本文轉自:中國旅游報 新浪網 作者 人民資訊 1月13日,以“‘宿’立北方標桿 共生延慶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北方民宿大會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辦。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中國旅游研究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北京市延慶區政府主辦,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延慶區民宿聯盟、中國旅游報社宣傳推廣中心承辦,大會分為主題發言、成果發布和解讀、主旨演講、交流對話、簽署協議等多個環節。當天,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領導,中旅協等相關行業協會代表,以及延慶區委、區政府領導,懷柔、密云等區文化和旅游局代表,河北、內蒙古、河南等地文旅局和民宿代表,部分高校代表,重點OTA平臺、金融機構代表等150余人參加大會。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 余昌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游民宿發展。發展旅游民宿特別是鄉村民宿是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重要途徑,是深化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是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好做法”。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視旅游民宿工作,通過制定標準和出臺政策,引導旅游民宿行業健康發展。北京市延慶區積極貫徹落實《關于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加強政策扶持、放寬民宿市場準入、完善配套設施、培育高端產品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進民宿建設以及品質提升;同時,積極推進旅游民宿標準實施,先后創建了3家全國甲級、乙級旅游民宿,為北京市旅游民宿的發展樹立了標桿。 此次大會以“‘宿’立北方標桿 共生延慶未來”為主題,延慶區政府積極謀劃實施《北京市延慶區關于建設民宿共生社區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北京市延慶區民宿共生社區建設標準》等政策,是積極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率先之舉,也是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創新之舉,值得借鑒和推廣。 經歷了疫情,人口密度低、生態環境好的旅游民宿已成為人民群眾出游住宿的優先選擇。經過規范管理的旅游民宿,將標準化、綠色化、藝術化融為一體,成為一種具有文化品位、時尚現代的旅游形態,既可以成為游客追捧的旅游業態,又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幫助鄉村和社區居民創收增收。2022年,在以本地游、周邊游為旅行消費主流的情況下,旅游民宿消費呈現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等新特征,“微度假”“宅民宿”等成為新休閑方式。在線旅游平臺的相關數據顯示,鄉村民宿已成為民宿房源中增長最快的部分,2022年鄉村民宿訂單達到2019年的1.6倍,其中京郊民宿2022年訂單量同比增長48%。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齊慧超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視鄉村民宿發展,將其作為培育休閑文化、帶動鄉村旅游、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不斷推動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 一是政策利好釋放發展活力。在政策帶動下,全市已累計創建6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44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02個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市鄉村民宿4849家,經營客房保持在3.6萬間的水平。全市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500多萬人次,總收入近40億元。 二是提升管理助力產業升級。堅持抓規范,推動標準化建設,組織開展等級民宿申報,制定完善市級認定體系,進一步優化“一照兩證一系統”的行業準入標準;堅持抓品質,連續三年開展“大廚下鄉”餐飲提升推廣活動;大力培育鄉村民宿精品,門頭溝區一瓢客棧、延慶區荷府民宿入選全國甲級旅游民宿。 三是加大宣傳提升品牌影響。加強頂層設計,用好宣傳資源,和市屬媒體聯動推出鄉村旅游產品。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拍攝《我的桃花源》,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2年廣播電視重點節目名單。持續開展“暢游京郊”推廣活動,以鄉村民宿為核心,推介“美食”“美宿”“美景”“美線”等鄉村旅游主題產品和精品線路,培育一批品牌特色鮮明、市場影響深遠的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打造鄉村文化品牌。 延慶區區長 葉大華 延慶作為世園會舉辦地、最美冬奧城、首都生態涵養區,始終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以文旅融合促進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民宿發展的“延慶模式”。 堅持頂層謀劃,規范發展。制定完成《北京市延慶區關于發展民宿共生社區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3-2025)(征求意見稿);推出民宿保險、貸款貼息、穩崗就業補貼、民宿平日住宿獎勵等多樣化政策扶持;繼續深化民宿8部門聯合驗收機制,全區打造精品民宿品牌280余個,院落560余個,床位5800多張,規模數量再創新高。 堅持創新理念,品質發展。積極探索產業、人才、文化、組織和生態五位一體的民宿共生社區新理念,打造6個共生社區示范村,在全市率先評選5個景區村莊和5個氧吧村莊。完成石光長城等2家國家乙級民宿和63家丙級民宿評選,康莊荷府民宿完成全國甲級民宿驗收。在全年7個重點節假日中,延慶鄉村旅游接待量6次居全市第一,其中,鄉村民宿接待游客27.4萬人次,旅游收入1.1億元。 堅持品牌打造,融合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世園人家”“長城人家”“山水人家”“冬奧人家”四大民宿品牌。康莊鎮火燒營村、四海鎮大吉祥村獲評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連續五年舉辦北方民宿大會和民宿過大年、民宿文創大賽等品牌活動,龍源里民宿等15個文旅業態點位獲評北京網紅打卡地;首次將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引入10個民宿集聚村莊。 我們將堅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堅持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走好開放發展之路,以民宿大會為平臺,共同促成多集群、多品牌、多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 北京市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洪煒 為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關于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要求,延慶區制定完成《北京市延慶區關于建設民宿共生社區促進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3-2025)(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并即將發布。 《意見》強調鄉村民宿在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明確提出“共生發展、規范有序、產業融合、地方特色”4項發展原則。明確了主要目標,提出到2025年,打造500家具有延慶文化特色的“延慶人家”主題民宿和12個民宿共生社區示范村,形成規劃更加合理、發展更加規范、產品更加豐富、特色更加鮮明、服務更加優質的發展格局,帶動全區鄉村民宿從規模到質量的全面提升。 《意見》從8個方面提出鄉村民宿規范管理和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一是優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二是保障資源規范有序利用,三是鼓勵鄉村民宿加大投入,四是強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五是支持資源聯動發展,六是提升“延慶人家”品牌形象,七是大力推廣“民宿+”特色產品,八是培育鄉村民宿全產業人才。 同時,《意見》提出加強統籌協調、加大資金扶持、加強宣傳推廣三方面民宿高質量發展保障措施。 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副教授 張佰明 民宿共生社區將產業、人才、文化、組織、生態作為社區共生的必要手段和社區建設的必備要素,從不同層面推動以民宿為核心的共生社區建設,最終實現產業協調、人才適配、文化多樣、組織有序、生態宜居的建設目標。 延慶區率先提出的這一舉措,超越了對單體民宿品牌經營狀況的關注,重在考察民宿輻射區域內村民、村集體及利益相關方的綜合效能,在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外兼顧社會公平,是用新理念構建鄉村發展新格局的創新之舉。共生社區建設標準的頒行,有利于引導城市資本、技術、人才進入鄉村,在深層互動中實現價值交換、資產增殖和利益共享,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打造全民共同富裕的北京樣本。以共生理念推動城鄉深度融合,未來將會打造出超越現代城市與傳統鄉村的新型文旅融合社區——城-鄉社區,即以高品質住宿設施為載體來滿足市民現代化需求,將城市審美趣味、消費理念與鄉村地域文化、自然環境高度融合,由投資運營主體與當地村民共同建設,為就地城鎮化創造發展空間。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厲新建 在新的發展階段,民宿行業應有新的發展目標。在品質定位上,民宿要變民墅、村墅,突出住宿自身高品質,以及周邊環境的獨特性、稀缺性,助力未來美好生活。在發展生態上,民宿要破圈發展,突出“民宿+”,與周邊元素充分整合,形成產業生態,構建良好的周邊共生關系。在自身特點上,民宿要抱團取暖、集群發展,形成民宿集群,這是小體量的民宿要引起大關注的必然要求。從收益架構上,要處理好民宿在場消費與離場消費之間的關系,要琢磨提升自身的附加值、儀式感、環境性。要尋求房費、餐飲之外的新收益,包括提升鄉村農副土特產品的品質保障、推動民宿所在地農副土特產品品牌化發展。要在共生生態的基礎上尋求合作性收益,要利用周邊資源,共生共創、協同發展。 盡管民宿主的作用很重要,但真正推動民宿持續發展的應該是產品、內容。要通過調整價格水平、目標市場等,充分挖掘閑時價值變現,改變民宿“2+5”的失衡模式,變“2天補5天”為“2天帶5天”,推動民宿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 張曉軍 2022年全國民宿行業呈現了以下特征:一是受到政策利好帶動。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二是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加,但地域分布嚴重失衡。三是旺盛的民宿消費需求與陣發性的歇業并存。四是民宿企業在全線收縮的同時深耕本地市場。五是露營等文旅新業態的發展。六是特色化的堅守與標準化的追求并存。七是民宿管家職業化和民宿教育專業化肇始。八是短視頻成為2022年民宿企業營銷主流。 2023年全國民宿行業發展或將呈現以下趨勢或特點:一是《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帶來的政策紅利在2023年將進一步釋放。二是民宿人才的供應由傳統的企業內訓走向更廣闊的平臺。三是疫情期間城郊民宿受影響較小,但旅游目的地的民宿市場受沖擊較大的狀況將發生改變。四是民宿作為新生活場景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彰顯。五是露營等新業態將進一步激發民宿企業守正創新。六是民宿將由傳統的市場“通吃”向細分、小眾市場深耕細作。七是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區域性農房推介和交易平臺放量增長。八是大量區域性、行業性的民宿會展活動將恢復舉辦或以創新的形式出現。九是民宿行業協會的作用和活力將進一步彰顯和增強,會有更多的旅游民宿類社團產生。 隱居鄉里創始人、延慶山楂小院主理人 陳長春 “你去你的城市,我回我的鄉村。”從2015年到現在,隱居鄉里在全國范圍內投入運營的鄉村文旅項目有28個,包括山楂小院、姥姥家、麻麻花的山坡、樓房溝等知名品牌。延慶區屬于北京的生態涵養區,在產業發展范圍受限的同時,卻給了綠色旅游和鄉村度假發展的好機會。 鄉村需要規劃設計,更需要良好的運營。我們盡量把鄉村的原始風貌進行妥善保護,因為原生態的鄉村才是城市人鄉村消費的核心訴求,給大家去鄉下走親戚一般的感覺。 民宿是鄉村生活方式體驗中心,也是最小單元的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集群。未來,民宿將走向社區化、主題化,構建出適合城市人也適合原住民的生活場景,成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下一步,隱居鄉里將聯合更多類型的主理人與運營商,從縣域范圍入手,把更多村集體經濟與國有平臺公司的鄉村閑置資產管理優勢相結合,構建政、企、村、民四位一體的縣域鄉村文旅發展模式,實現城鄉之間的良性發展互動。 抖音民宿行業運營負責人 陳雨 “民宿+”產品在抖音受到眾多用戶青睞。從供給端看,南北方民宿的差異體現較為明顯。南方的民宿以整合私湯、泡池和秋冬圍爐煮茶等產品和服務為主;北方民宿大多通過包院、獨院等形式,整合KTV、親子游、私湯、燒烤等休閑娛樂體驗產品。從流量端看,民宿商家通過在抖音互動,能及時獲取用戶對入住后的體驗反饋,以此優化民宿體驗。游客在京郊民宿消費力較強,單民宿可通過商品豐富度的提升實現產能提高。因為非標產品特點,民宿商家不僅通過在商品環節加強優化產品體驗的信息設計,同時發布POI短視頻,持續獲得搜索路徑流量,用戶也能在商家、達人直播間更清晰直觀感受民宿產品,從而產生決策下單。因此,除了節點消費場景,民宿在抖音的長效經營更是核心。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 過云山居創始人 李超駿 過云山居,誕生于2015年8月,品牌源自浙江麗水松陽,創始團隊來自蘇州國內一線民宿品牌、鄉村文旅實踐者、文旅產業鏈運營商,追求小眾秘境度假,打造高端旅游目的地。主品牌過云山居,涉及內容有孵化單獨的品牌餐飲、咖啡店、野奢露營、文創、研學等不同的業務板塊。過云的品牌特性突出,一是選址,代表地域風骨的極致風景;二是維度上,強化公共空間,打造多業態民宿;三是營銷,通過小而美的民宿激活旅游目的地;四是活化,善于使用特產、手信、文創落地鄉愁。過云山居的民宿從單體民宿到民宿集群,作為載體也匯聚了更多的人才和豐富的內容,使得民宿業態富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
上一篇:民宿行業再次火爆:一年租金驟降20萬元,預訂量增長6倍 下一篇:開搶新局,重啟增長!7.5-7第5屆上海國際旅游民宿展預登記全面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