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宿供需兩旺 成為鄉村旅游新引擎 |
發布時間:2023-03-24 09:44:00 | 瀏覽次數: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葉晴 北京報道 鄉村民宿是鄉村旅游的重要業態,在酒旅復蘇的關鍵時期,民宿帶動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的作用愈發凸顯,鄉村民宿發展愈發受到重視。 近日在紹興市上虞舉辦的“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新大會上,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指出,旅游帶動鄉村振興,建設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已成趨勢,酒店復合型產品成為時代潮流。“民宿發展要兼具中國特色與國際水準,鄉村民宿在鄉村旅行中大有可為。” 速途文旅CEO亦在受訪時說道。 鄉村民宿供需兩旺 在創新大會申報的案例中,民宿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如位于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的黃河宿集依托黃河、長城、沙漠等獨特風景,打造民宿集群,吸引十家民宿品牌入駐,解決150余人就業;途牛旅行社旗下民宿品牌桐畫落地天津西井峪村,打造高質量鄉村民宿,盤活當地閑置資源,開業半年入住率突破95%;中古鄉村發展基金會“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為鄉村女性爭取事業發展機會,為鄉村民宿培養后備人才,助力旅游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2018年至今,鄉村民宿迅速發展,市場潛力增大,據悉2020年途家國內鄉村民宿房源達到54萬套,同比增長2.4倍,鄉村民宿創收超17億。攜程《鄉村旅游振興白皮書(2022)》顯示,過去五年間,攜程平臺鄉村民宿數量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60%,鄉村民宿已經成為了推動鄉村旅游快速增長的核心力量。 供求端不斷升級,游客對民宿需求同樣上漲,木鳥民宿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木鳥民宿平臺民宿訂單同比增長322%,今年春節期間,民宿訂單達到2022年春節假期的6倍,平均入住時長為3.13天,入住時長在3天及以上訂單占比38%。 作為民宿產業發展的先行省份,浙江省擁有民宿2.5萬余家,數量占全國第一,年營收近100億元。德清莫干山導入多元主題化的民宿產業,歷經外來人群投資、本地居民投資、政府引導發展三大階段,形成了全國民宿產業的高地,莫干山已成為全國聞名的民宿聚集地,不少游客慕名前往。 江文兵表示,為了一間房奔赴一座城,早已成為部分高水平旅游消費者的消費決策理由。獨特的地域特點、文化,高質量的服務水準,高性價比的品牌選擇,民宿高質量發展一定能助力旅游目的地打造獨特的文化吸引力。 高質量鄉村民宿任重道遠 鄉村民宿高速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著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不少小眾的、特色的主題的民宿品牌,能夠成為星級酒店和高質量住宿供應的有效補充,但也存在標準不統一、規范不健全的現象,幾乎依靠民宿主自主維系服務品質。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軍指出,村民能力與鄉村旅游發展不匹配是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大痛點,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和運營團隊,部分鄉村民宿經營者難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滿足客人的需求,影響了鄉村民宿的發展。“民宿所在各地政策不一,涉及到消防、土地性質等掣肘,品牌化、連鎖化囿于此發展較慢。” 江文兵亦認為,在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組織出臺的相關政策與標準指導下,民宿將獲得更快發展。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這是鄉村民宿連續兩年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鄉村民宿被定位為“鄉村新產品新業態”。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2月23日至24日,全國鄉村民宿服務認證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召開,會上,全國首部民宿服務認證標準《鄉村民宿服務認證要求》正式發布。不斷出臺的政策展示了國家對鄉村民宿發展的重視,同時為鄉村民宿發展提供了有效指引。 松贊酒店與沙漠星星酒店為住宿業發展提供優秀范本,江文兵認為,兩家酒店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擁有獨特的中國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國際水準的服務。酒店行業尤其是星級酒店行業,作為中國最先開放與國際接軌的行業,其評定標準、服務規范基本達到國際最先進水準,某些酒店的硬件設施在國際上已經處于領先位置。對于民宿發展而言,品牌和區位應該是中國的、地域性的,但服務應該保持國際化標準。 鄉村旅游新引擎 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許多鄉村民宿已從單一的住宿向鄉村綜合體轉型。民宿與當地農業、生態、文創、餐飲娛樂等資源融合,已逐步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來自阜平縣的阜韻公司總經理王麗介紹了保定小院,保定小院充分利用鄉村閑置資源,傳承傳統文化,為京津冀群體提供一批沉浸式體驗自然風光、鄉土風情,鄉愁文化和田園生活的院落。通過小院,打造集休閑、旅游、居住、養老農耕等多元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業態。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保定深度融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和“半小時通勤圈”,來保定體驗庭院生活的人群越來越多。 景程文化旅游發展(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燮明表示,在從業過程中,他感受到鄉村旅游是前所未有的能夠推動鄉村三產融合、文旅融合,盤活鄉村閑置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產業。鄉村旅游利用旅游產業提高農產品定價,為鄉村原有產業增加附加值,提供觀光農業、采摘旅游等新方向。 當前,民宿為游客提供的不僅是住宿,更拓展了新消費場景,民宿既是鄉村旅游業態,本身優勢鄉村旅游的產品。“民宿+文創”“民宿+美食”“民宿+滑雪”“民宿+康養”“民宿+研學”等業態已成為鄉村振興新生力量。 “舊時鄉情薈聚所,游人流連忘返處。”江文兵指出,民宿發展對于鄉村的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都能夠起到撬動作用。屬地歷史底蘊厚重的文化,因為民宿與旅游產業發展,得以延續和創新。對于鄉村外流的人才,尤其是年輕的有抱負的人才回流,民宿毫無疑問提供了豐潤的土壤并為鄉村吸納了大量振興產業的生力軍,對于鄉村集體經濟的活力與可持續發展,民宿也能提供最良性的回報反哺。 |
上一篇:“美麗生態”催生“美麗經濟” 鹿西900米步行街集聚40多家民宿 下一篇:河北承德:民宿經濟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