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2019上海民宿展||發展鄉村民宿,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 |
發布時間:2018-12-03 14:09:51 | 瀏覽次數: |
據了解,鄉村旅游是我國旅游消費的重點領域,鄉村民宿是鄉村旅游的新熱點。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鄉村旅游達25億人次,同比增長16%;旅游消費超過1.4萬億元,同比增長27%;民宿消費規模達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鄉村民宿消費將達363億元,年均增長16%,遠高于同期國內旅游消費年均8%的預計增速。 會議舉辦地浙江湖州就打造出了一批彰顯湖州特色、展現湖州底蘊的鄉村旅游品牌,形成了以美麗鄉村帶動的“生態+文化”、以洋家樂帶動的“洋式+中式”、以旅游景區帶動的“景區+農家”、以休閑農莊帶動的“農莊+游購”鄉村旅游“四大模式”,成功培育了洋家民宿、農家民宿、兩山民宿、水鄉民宿等“四大業態”,走出了一條“湖州之路”。數據顯示,2017年湖州接待鄉村旅游游客4213萬人次,同比增長24.3%,占接待總人數的39.5%。2017年,湖州農民人均收入28999元,其中旅游業帶動農民收入人均達到4242元,占農民收入比重達14.63%。 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境內古村、古建、古樹遍布鄉野。2011年,婺源縣委、縣政府依托古村落資源優勢,確立了差異化發展古宅民宿思路,讓文化和旅游深度結合起來。“民宿產業既給婺源旅游注入了鮮活力量,又避免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造成損失,有效保護了婺源傳統文化。”江西省婺源縣縣長吳云飛介紹,民宿已經成為婺源旅游的一張特色名片和靚麗IP,越來越多的游客因為一處古宅民宿,來到婺源,愛上婺源,并住下來休閑度假,給鄉村振興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據介紹,今年以來,到婺源參觀體驗民宿的游客約100萬余人,人均停留2.5天,日均消費1300元,實現綜合收入13億元,間接帶動就業2萬余人。 在大眾旅游時代,隨著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和旅游消費的持續升級,鄉村民宿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文化風情、慢生活體驗,尤其是物美價廉優勢,日益受到市場熱捧。 廣東省廣州市以嶺南文化特色帶動精品民宿發展,堅持“一鎮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題”的發展原則,推動鄉村民宿旅游健康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現有民宿700多家,北部從化、增城、花都等山區呈現聚集發展態勢,涌現出“閱季”“禾客”“鄧村石屋”等一批新的精品民宿。 而圍繞著如何走品質化、特色化發展的道路,廣州主張“內外兼修”。對“內”堅持鄉村民宿與美食融合發展,形成廣州鄉村民宿餐飲服務特色;堅持商旅文融合發展,鼓勵經營者開發完善民宿文創產品,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服務內容,樹立品牌形象。對“外”堅持大力宣傳推廣塑造嶺南文化特色民宿品牌。據介紹,通過系列宣傳推介有力地提升了廣州鄉村民宿的市場品牌和影響力,如今,每逢假日假期,許多鄉村民宿“一房難求”,成為市民游客休閑度假的新寵。 民宿也是云南麗江旅游轉型升級重要產品形態。近年來,在麗江,民宿已經成為集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于一身的優質旅游產品,獲得越來越多國內外旅游者的青睞。例如,麗江民宿客棧結合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納西特色、瀘沽湖摩梭風情等民族特色建筑風格,充分體現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豐富了產品內涵,拓展了產品外延,發展了納西特色客棧、摩梭風情客棧、高山草甸帳篷等民宿產品,到麗江游客體驗度不斷提升,游客停留時間不斷增加,拉動消費能力不斷凸顯,真正體現了民宿不止是住宿,更是優質旅游產品體驗。 同時,隨著鄉村民宿業態的不斷演化和升級,也催生了鄉村民宿設計、建設、融資、運管、培訓、用品、餐飲、營銷、預訂網絡等多種服務業態,促進了游樂娛樂、度假、健康療養、醫療、養老、體育、教育、環保、生態農業、創意農業等多種產業發展。 天津眾耕農莊,隸屬于眾耕文旅公司,選定原戚繼光駐軍屯糧之地后營寨為基地,打造耕讀文化新品牌。其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很多孩子特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缺少對耕讀文化的體驗和感受,眾耕農莊通過后營寨基地,建設耕讀大學堂、茶室等建筑,營造讀書、書法、耕讀文化學習,以及果蔬采摘等體驗,讓孩子更多地融入自然環境,陶冶性情、回歸自然。同時,由于眾耕農莊所在的后營寨以前是戚繼光將軍屯兵屯糧供給的地方,融入了全國各地軍人帶來的傳統工藝,因此,眾多傳統手工的民俗文化在這里進行整合,從而擴展到整個天津市薊州區的傳統手工集聚地,形成相關的產業鏈,豐富旅游的業態,使眾耕農莊有了更強的吸引力。 “小民宿,大產業”“小民宿,大市場”“小民宿,大聯動”……鄉村民宿消費潛力巨大,大力發展鄉村民宿將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培育旅游消費新領域。 |
上一篇:BBR2019中國(上海)民宿及鄉村旅居產業博覽會招商開始了 下一篇:BBR2019上海民宿展||把脈安吉實踐 探討民宿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