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2019上海民宿展||在黃山 民宿不僅僅是住這么簡單 |
發布時間:2018-12-03 14:24:22 | 瀏覽次數: |
近日,記者走訪黃山地區的民宿,看優質旅游時代,黃山民宿如何多方位提升品質,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隱藏在徽州古建筑中的民宿內景 消費升級,民宿不僅是住這么簡單 “和可預知的標準化酒店不同,民宿意味著推開門,發現不一樣的世界。”11月23日,阿蘭就帶著一家人來到黃山市黎陽in巷入住了“不舍”民宿。 入室的樓梯蜿蜒,轉角一簇翠竹映入眼簾,隨意擺放的花兒,讓這里顯得舒適安逸。房間木質結構,簡約中略帶古樸,精致而小巧,開放式的廚房、會客廳,讓阿蘭感覺找到了生活原本的模樣。 “在網上選擇民宿時很糾結,最終被這家的‘茶空間’所吸引,我也是個愛茶之人。”阿蘭口中的“茶空間”正是民宿“不舍”掌柜陳辛為客人提供的茶文化主題系列活動模式。 品茶、制茶、了解茶歷史、線上購買茶具、茶產品,除此之外還能定制茶文化旅游路線。民宿作為一種新興的住宿產品,催生不少新玩法,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體驗。 “客人入住民宿時,或許會對民宿內的某個擺設、配套設施特別感興趣,有想把它們帶回家的沖動。如今,我們的民宿品牌‘不舍’通過與互聯網電商合作,入住民宿時看到喜歡的產品,網上就可帶回家。”陳辛說。 “不舍”民宿內部簡約的風格 現如今,游客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服務已經無法在市場上生存。相較于星級酒店,民宿在經營方式與服務項目上更靈活,也更便于提供各種專屬定制服務。 傍晚時分,民宿“徽自在”公區里飄來一首首經典的吉他彈唱音樂,一群熱愛民謠的客人跟著旋律一起輕輕地哼唱。“做民宿講的是情感連接,很可能形成一個社群,推動后續延展消費。”民宿“徽自在”的主人告訴記者,現在的客人有品位、有品格,作為民謠發燒友,他們經常在民宿內舉辦小型音樂交流會。 從拿到證照至今,“徽自在”已接待了不少游客,“十一”黃金周期間更是天天滿房。這間用徽派老宅改建的新式民宿充滿了濃郁的復古風情,公區內一面都是綠植的墻壁卻又不失現代化的設計。 “民宿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業務硬指標,除了住宿功能舒適性外,‘知識趣味性’、‘互動體驗性’、‘精神依托性’是設計者應重點考慮的方向。同時,故事性和場景體驗性產品的設計是構建業務價值鏈的一個主要方法。地要有故事,店要有故事,人要有故事,民宿才能長久。”黃山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品牌化經營,等級標準讓民宿更規范 田先生是一個公司的老板,平日里出差,都是在高檔酒店度過的,所以,民宿的安全、衛生、有品質是他選擇民宿首要考量的因素。 黃山屯溪老街中的民宿開元頤居·還淳正好符合田先生的口味,作為黃山首個以徽商主題民宿集群,民宿中處處體現了古代徽商茶、鹽、木、當四大行業的元素。在其主人朱駒看來,品牌的入駐,讓民宿的品質大大提升,客人不用擔心諸如“毛巾干不干凈”、“房間會不會有攝像頭”這些問題。 “我們的民宿服務參照五星級酒店的標準,為客人提供私人管家。房間里配備了奢華款進口乳膠床墊,環保健康的棉織品,雙面枕頭、植物精油香氛。為了保護環境,還采用可降解的玉米淀粉材質的一次性消費品,這是一般的民宿沒法做到的。”朱駒說。 俯看屯溪老街內民宿的內部花園 近年來,黃山的民宿業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民宿逐步向情懷和商業融合發展轉變,快速增長的民宿將朝高端現代化方向發展。順應休閑度假的大趨勢,民宿就像一座富礦,引來無數掘金者。 盡管如此,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發展無序、缺乏品牌意識、營銷松散等。為了形成標準,規范管理,黃山在民宿的環境和交通、建筑和設施、安全保障、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強調遵循保護與利用的原則,突出徽州元素,融入現代元素等。 2016年黃山市發布的《民宿客棧安全管理規范》省級地方標準,明確要求民宿的餐飲服務有國家規定的證件,住宿客房不得使用大功率電器,民宿應有安全疏散出口,并在客房明顯位置張貼疏散逃生標識示意圖,監控系統對貴重物品存取操作區域進行24小時監控等。 一系列的規范政策為民宿經營者們提供了可參考和遵循的標準,不少采訪者表示對這些標準設立的認可,既是對合法經營者的保護,更是促進行業發展的必要舉措。 黎陽in巷民宿中開放的綠植公共空間 近年來,黃山吸引優質投資商,加快民宿集群建設,積極邀請浙江、云南等地民宿知名品牌來黃山市考察,力爭引進莫干山西坡、菩提谷、七間房等業內民宿大咖來黃山市投資,助推旅游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品牌的注入,將帶動更多的民宿朝著高標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回歸鄉愁,讓民宿成為鄉村旅游承載體 初冬,記者探訪黃山徽州區西溪南古村落,穿過村頭茂密的楊樹林,從阡陌交錯的小路進入村子,徽派的新老建筑在村子里碰撞出異樣的火花。 西溪南古村落有1200余年歷史,保留了大量明清建筑,擁有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整個西溪南古鎮建起了60多家民宿,吸引各方游客紛至沓來,民宿既能維護房屋不衰敗,更能為景區增添別樣色彩;風景區依托別致的民宿,闖出了一條特色鄉村發展之路。 葉勇的“后街伍號客棧”便是這60多戶中的一員。他曾經背井離鄉在繁華的都市打拼,后回到家鄉,建造了一座以“書畫”為特色的民宿。 走進民宿內部,通透的空間,充滿設計感的家具和小擺件,西側榻榻米房間三面大窗都可賞景,自有一番安靜閑逸的氣質。整幢民宿雖然地方不小,但更多的空間留給了包含閱讀、繪畫等在內的休閑空間。 西溪南古村落內民宿有著不一樣的“藝術”風格 與此同時,27歲的吳勇還把自己的設計工作室開到了民宿中,“平時會在這里洽談一些工作業務,整個民宿而言,就是工作室一個活生生的設計作品,來住民宿的住客喜歡這個設計,就會有人找我們設計他們的家或辦公區域。”作為青年創業示范基地的主人吳勇表示,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持著對鄉村傳統的憂慮和懷念,陸續回歸鄉村創業。 將自己的身心帶回鄉土田園的人,除了當地的返鄉青年,還有更多的高端人才,而民宿成為了他們來鄉村工作、發展的承載體。 走進西溪南上村民宿“荷家?和家”。由深圳著名媒體人張真鋼牽頭,聯合媒體、藝術界等20名高端人才共同培育的,它的運營模式為“民宿+平臺”。“荷家?和家”共有20幢單體建筑,項目完工后,將在這里舉辦收藏交流、音樂課堂、時尚展會等特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吸引城市目光,成為鄉村發展平臺,這里有40間客房的民宿、有攝影工作室、還能提供民宿設計和民宿用品交流等特色服務。 近年來,西溪南鎮大力發展以文化創意、高端策劃、會展經濟等為主的高端服務業,輔以古村落保護、環境整治、旅游、餐飲、民宿等配套,豐富創業小鎮產業業態。在原有老房子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理念,融入對藝術的理解和創作,構建不同的業態發展模式。 西溪南鄉村民宿中體現著工廠紅色風格 據悉,2017年,黃山市共接待鄉村旅游游客4168.2萬人次,鄉村旅游總收入298.23億元,同比增長13.3%。188個行政村從事鄉村旅游接待,超過10萬農民從事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人均年收入超8000元。 目前,黃山全市已開發列入統計的52處A級景區(點)中有42處在農村。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熱情空前高漲,涌現了西遞宏村、太平漁村、翡翠人家、呈坎、唐模、石潭、坡山、祖源等一批鄉村旅游典型,和以古民居利用改造為主的民宿客棧新業態。 業內人士認為,民宿前期投資大,再加上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怎樣維持民宿的持續性發展,是民宿從業人員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黃山的鄉村民宿正規劃著與多元化的生態相結合,文化、藝術、農業等作為內容支撐,構建多業態的生態圈,或許可以為民宿提供一個健康的發展途徑。 |
上一篇:BBR2019上海民宿展||民宿產業蓬勃興起差異化發展成未來之路 下一篇:BBR2019上海民宿展||民宿有“國標” 更須有“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