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2019上海民宿展||湖南民宿達1600多家居全國第10位 |
發布時間:2018-12-03 14:42:04 | 瀏覽次數: |
遍地開花,我省民宿業后來居上 11月3日,長沙縣開慧鎮錫福村一派秋收田園風光,福仙居40棟民宿幾乎客滿。 6年前,女企業家皮青來到開慧鎮,深耕鄉村旅游,短短幾年,開慧鎮成為名副其實的“民宿小鎮”。 “讓農民成為真正的經營主體,他們發展民宿才有積極性。”皮青介紹,其開創的“慧潤模式”已在長沙15個村推廣復制,僅錫福村就形成了三大民宿片區,近兩年累計經營收入300萬元,經營民宿的村民人均年收入達6萬余元。 共贏的模式、鮮明的主題,是長沙縣民宿業的成功之道。 外出旅行,如何在異鄉找到一個“家”?顯然,傳統酒店已不能滿足游客個性化的需求,體驗性、度假型的民宿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捧。 資本看好民宿行業,民宿產業加速升溫。市場預估到2020年,我國民宿業交易額有望達到500億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初,全國客棧民宿總數達4.2萬家,湖南省民宿以1600多家位居全國第10位。 近年來,我省民宿產業探索出多種發展模式,涌現出“慧潤”“五號山谷”等一批響亮的民宿品牌,且形成了品牌化連鎖經營趨勢。旅游旺季,民宿需提前預訂、一房難求,推動了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近日,在長沙縣召開的湖南首屆民宿論壇上,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表示,我國民宿市場兩極分化、地域競爭態勢愈發顯現:先行地區止步甚至衰落,后發地區不斷超越。他認為,湖南山水人文薈萃,民宿業后發制人,一些產品已經超越民宿業運營得較好的浙江莫干山。 地位存疑,呼吁民宿立法解決痛點 民宿火熱,問題也隨之而來。 旅游旺季,記者走訪發現,一些民宿缺少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條例,容易出現衛生、安全等問題。 同時,一些精品民宿,重外在缺內涵、重住宿輕體驗,運營模式偏向于酒店標準,缺乏人情味;有些地方民宿缺乏規劃,小而散,良莠不齊,簡單模仿,單打獨斗難以形成產業。 “五證難辦,特別是消防。”資興市“安處·小東江”民宿經營者莫俊告訴記者,民宿是不同于傳統旅館業的特種行業,特許行業經營許可證卡殼,幾乎所有民宿處在無證經營的尷尬境地。 莫俊所言是民宿從業者共有的痛點——民宿合法性問題。 但令人感到振奮的是,原國家旅游局2017年10月發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首次對民宿進行了定義。廣東、浙江、福建等地也以地方法規形式,對民宿的發展進行引導、支持和規范。 今年5月,湖南省《兩型精品民宿》標準實施,為旅游民宿生態品質建設,起到了行業指導和示范引領作用;同時,長沙縣、資興市、武陵源區等多地還出臺了地方民宿標準,為民宿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系主任張輝表示,湖南民宿業發展的經驗值得推薦,在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過程中,地方法規可以先試先行,給民宿合法地位。 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振興政策和擴大消費導向,釋放了支持民宿新業態發展的信號,文旅廳將加強政策扶持,推動我省民宿業持續健康發展。 “民宿+”,打造地域民宿品牌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來臨,度假型旅游消費的興起,作為一種新型的非標準住宿業態,民宿站到了旅游產業創新升級發展的風口,獲得“政策暖風”和“資本青睞”雙重助力。 “民宿業迎來了黃金機遇期。”在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家明看來,民宿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搭臺支持,也需要從業者富有情懷的經營方式。 因“五號山谷”民宿,張家界武陵源區中湖鄉野雞鋪村,從荒蕪的山谷變為國際度假鄉村。“既要當網紅,又要有口碑。”該民宿負責人劉藝介紹,她回鄉創業6年,“五號山谷”得到國內外游客的點贊,獲評“全球十大必睡民宿”。“經營民宿不僅要還原詩意的田園生活,還要與高端品牌合作,提升民宿的品質。”在劉藝看來,打造有湖南地域特色的民宿品牌,湖南民宿業將走向新高度。 在長沙縣慧潤板倉露營基地,木屋、花海、房車……鄉村旅游鋪陳開來的是濃濃的度假氣息;在“五號山谷”,劉藝打造的不僅是一座民宿,而是通過流轉千畝土地,進行村莊改造。民宿的微型目的地化正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表示,民宿周邊要融合體育、影視、民俗體驗等,滿足客人的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形成“民宿+”個性化復合型空間的綜合旅游模式,引領傳統旅游產品向精細化、個性化全面升級。 |
上一篇:BBR2019上海民宿展||從華人民宿到國際平臺,一家民宿多語言版本即將上線 下一篇:BBR2019上海民宿展||恩施州2018 最美民宿老板娘總決賽暨首屆民宿管家培訓活動成功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