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投資800萬元辦高端民宿 兩萬家民宿攪熱武漢旅游市場 |
發布時間:2019-09-04 17:14:22 | 瀏覽次數: |
90后投資800萬元辦高端民宿 時尚博主花小錢打造網紅公寓 江城年輕一族試水租房開民宿 來源: 楚天都市報 圖為東湖風景區大李文創村一處民宿外部裝點著花草、涂鴉等,顯得既自然又時尚 圖為余女士整理自己的民宿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毅滿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實習生吳金偉沈志豪 把自家的房子或者租來的房子,裝修一番,再放到線上平臺招租,你就成了民宿主。 隨著“民宿風”吹進大武漢,各類民宿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開民宿這種創業模式。 他們有人曾從事酒店行業,因為情懷投身民宿業,在風景區旁租下一處院落,斥資800萬元打造成高端民宿;有人原是時尚博主,因為裝修婚房時愛上設計,只花了1萬多元就將租來的商住房改裝成北歐風,頗受顧客追捧;有人自己動手裝修,把藏身于漢口老里份的房子打扮得精致美觀…… 這些民宿主們,以自己的方式,一邊經營,一邊收獲著夢想。 從旅游經歷中獲得靈感 大學畢業生兼職開民宿 22歲的小馮大學畢業一年。雖然有正式工作,但她想嘗試創業,于是開了一家民宿。 小馮開民宿的想法由來已久。2015年的高中畢業旅行,她一路游玩了湖南鳳凰、云南麗江和瀘沽湖等地,當地很多特色民宿讓她印象深刻。在民宿里,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雖然大家此前并不認識,但也能聊到一起,讓她覺得很溫暖。“我希望住在這里的人,能感受到我的用心和家的感覺。”小馮說。 光是選房子,小馮就花了兩個月時間。她通過中介挑選合適的房源,最終選定漢口江漢路步行街附近一套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請設計師朋友設計,請工人裝修,小馮花了3萬多元。一個多月后,房子煥然一新。7月20日,這間民宿通過線上民宿平臺對外招租,每天的租金為250元左右。 白色吊床、羽毛吊頂燈、薄紗窗簾、粉紅的玫瑰……小馮說,住民宿的很多是年輕情侶,所以她在設計時加入了浪漫元素。她還特意購買了一套婚紗和一套西裝擺在房間里。“生意還不錯。”小馮說。開業以來,由于正逢旺季,她的民宿幾乎沒有空過。除去房租、水電、保潔等費用,她一個月收入2000元左右。 設計專業美女身兼數職 百年里份打造溫馨居所 位于江漢路步行街旁的慈德里,始建于1911年。24歲的小陳,在這里租房開了一家民宿。 小陳在武漢上大學,專業是工業設計。她到上海、臺灣等地旅游時,都選擇住民宿。上海老弄堂里的民宿,讓她覺得很有歷史感、設計感和人情味。今年7月,她從大連辭職回漢創業,和朋友合伙開起民宿。 選擇慈德里之前,小陳先后看了十多套房子。確定房子后,她自己設計,自己請施工隊裝修,花掉了四五萬元積蓄。為了省錢,裝修時,她還自己接電路、裝電燈、貼踢腳線等,原來在家里和公司沒有做過的活,她都學著做。 8月29日,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小陳的民宿為兩層,二樓小陽臺還搭建了玻璃雨棚。房間里除了有空調、投影儀等設備,小陳還安了一臺香薰機。 民宿開始運營后,小陳更沒閑著。她要做客服,在線上回復客人的咨詢;她還要做服務員,為客人端茶送水、打掃房間…… 對于第一間民宿,小陳不太滿意。“墻沒刮平,屋頂也有漏水,踢腳線有的地方還沒貼……總之,從設計到裝修都存在問題,沒有達到我設想的最好的樣子。”她說。 小陳還在擴張自己的民宿規模。她又租下三套房子,其中兩套已經開始營業。雖然運營情況不錯,但她表示,創業之后,她才發覺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她準備將民宿委托專業民宿平臺管理,再找份工作,繼續充實自己。 時尚博主裝修自家房子 簡約北歐風格大受歡迎 原木風格的床和桌凳、用麻繩捆綁樹枝做成的裝飾物、懸在空中的網狀吊籃、素淡的吊燈和床上用品……余女士經營的民宿,透著濃郁的北歐風。她驕傲地對記者說:“這些設計都是我的想法,客人都說很好看。” 余女士是一名美食和美妝博主。去年結婚前夕,她操持婚房的裝修,冒出很多裝修設計方面的靈感,也有了開民宿的想法。今年上半年,她和一位朋友決定合作開民宿。 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房源。余女士的父母在漢口二七路附近一棟商住樓有一間30多平方米的小公寓,原本出租給別人辦公,剛好退租。她從父母手中租下這套房,開起自己的第一間民宿。 對民宿的裝修風格,余女士和朋友選定了北歐風。“比較簡約,造價也便宜。”余女士說。由于是首次創業,她不敢投入太多,一切都精打細算。房間地板原本為深色,與北歐風不太搭,但看著地板成色較新,她決定還是不換。 請裝修師傅刷完墻漆后,余女士開始在網上搜尋合適的裝修材料和家具,反復比價。床、桌子、凳子、沙發、坐墊等,一樣樣地淘。有些裝飾品,是她網購材料,自己組裝的。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今年端午節前,民宿開張。 此次裝修花費了1.8萬多元。余女士和朋友給民宿定價238元一天,另加30元衛生費。根據成本測算,一個月訂出18天,就不會虧本。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精心打扮的民宿頗受歡迎,每月入住率達90%,還有不少回頭客。“這里挨著地鐵站,交通很方便,離網紅景點古德寺也很近。”余女士說。她特意在陽臺安裝的吊籃,也成為吸引客源的因素之一。 顧客在線下單、付款后,民宿平臺就會通知余女士,她再將門鎖密碼告訴顧客,不必親自到民宿接待。她還在民宿附近小區找到一名阿姨,負責房間清潔。 第一間民宿經營狀況不錯,余女士和朋友決定擴大經營,又在漢口六渡橋租下一套公寓。這一次,余女士準備把房子打造成復古風。 90后在東湖畔租下小院 花800萬打造高端民宿 在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東湖綠道旁,29歲的馬先生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民宿,取名“花滿山居”。 馬先生介紹,他的父親從事酒店行業,他也在酒店工作過。此前,他經常旅游,在重慶、上海、廈門、杭州等地住過不少民宿,覺得住民宿是旅行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杭州莫干山,他被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漂亮的民宿深深吸引,對住在民宿的生活狀態更是難以忘懷,于是決定在武漢開一家高端民宿。他和兩位朋友商量,最終把民宿地點定在東湖畔。“東湖是武漢的名片,加上綠道環繞,風景很好。”馬先生告訴記者。 從租房、辦理各種經營手續、設計到施工,馬先生等人花了一年多時間。今年8月,馬先生的民宿正式營業,房間價格為1000元左右。 記者看到,這家民宿為上下兩層,共8間客房,外加餐廳、茶室、院子,營業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 馬先生說,這家民宿的裝修花了約800萬元。雖然剛開始營業,但生意不錯,客人多是全家出游,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由于前期投入很大,加上人工、租金等開銷,經營壓力還是很大。目前,他正籌劃在武漢市區外原生態風景好的地方再開一家民宿。 客人一半來自省外 房源數量逐年遞增 兩萬家民宿攪熱武漢旅游市場 圖為東湖邊一處民宿的內景 圖為陳女士在漢街的民宿裝修簡潔又不乏溫馨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毅滿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實習生吳金偉沈志豪 愛彼迎、途家民宿、小豬、榛果民宿……打開手機應用市場,各類民宿預訂軟件爭奇斗艷。打開平臺,定位城市,再選擇熱門景點、商圈,價格不等、風格各異的民宿任你選擇。民宿,因為更具個性的裝修風格、提供廚房等便利服務,成為眾多年輕人出游的新選擇。 據途家民宿網介紹,在該平臺登記的武漢民宿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房源數和訂單量逐年遞增。各大民宿平臺也在不斷升級技術和管理,讓民宿市場越來越規范。 住民宿成為出游新選擇 “外出旅游,民宿是我的首選。”武漢某大學大四學生小張說。和酒店相比,民宿的裝修風格更加多樣、有趣,性價比更高。另外,住民宿還能交到朋友。三年前,他到成都旅游,入住一間民宿,民宿主親自開車到機場接他,還給他當了幾天導游,雙方互留微信,成為了朋友。 大學生小劉說,如果是多人出游,住民宿是他的首選,因為費用平攤,比住酒店便宜很多。而且大家集中在同一個空間內,氣氛更好。民宿大多位于居民區,更能讓游客感受到當地的煙火氣。 市民李女士說,去年她闔家到廣州旅游,選擇了一套兩居室民宿。“有臥室和客廳,還有廚房可以做飯,就像在家一樣方便。”李女士說。每天游完景點,她都會去樓下的菜市場買菜,給全家人做飯吃,既放心又省錢。 市民陳女士去年在漢街附近開了一家民宿。此前,她住過不少民宿,感覺比酒店方便,她也特別喜歡那些民宿主的生活方式。自己成為民宿主后,她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很友好,還給她帶了伴手禮,雙方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因為自己常去世界各地游玩,陳女士也帶回了很多禮物,送給入住的客人,讓他們在陌生城市也能感受到朋友般的溫暖。 陳女士還回憶,有一撥外地客人訂了她的民宿后,以為武漢人很“彪悍”,有些緊張。但雙方接觸后,對方發現陳女士特別熱情、善解人意,對武漢這座城市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文創村里民宿規模發展 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橋梁社區大李村位于東湖綠道旁,有村民300余戶。過去近10年里,不少文創青年來此創業,開展了一系列文創市集和文創活動,該村被申報定名為大李文創村。 其中一位創業者吳先生,去年租了一棟四層民房,一樓轉租開起攝影工作室,二樓到四樓自己開民宿。今年8月,民宿開業,共有12間客房,經營狀況不錯。 記者看到,在政府引導下,村里多棟民房正在進行特色改造。有的在門前做了照壁,有的搭建陽光棚,有的將外墻重新涂成土黃色等。裝修工人說,這些房屋要么是民宿,要么用于文創拓展。 橋梁社區文創協會負責人介紹,大李文創村現有46家文創店鋪,包括各種民間手工匠人店、咖啡店、餐飲店、布藝店、鮮花店、瑜伽店、書院等,其中民宿15家。大李文創村很多店主,是從事文藝創作的大學畢業生。從2015年起,越來越多的游客被該村的手工藝店吸引。 民宿走俏帶熱旅游市場 楚天都市報記者從途家民宿網了解到,目前,在該平臺登記的武漢民宿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14位。 途家民宿網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顯示,到武漢住民宿的游客中,約四分之一為武漢本地游客,四分之一為武漢市外湖北游客,二分之一來自湖北周邊省份及廣州、北京等城市。在武漢,除了傳統的公寓民宿,客棧、別墅、農家樂,也是游客選擇較多的民宿房型。武漢各城區中,武昌區、洪山區、江漢區更受游客青睞。武漢民宿均價為240元-260元。最貴的是一套面積5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每晚2.6萬元,可同時住19人。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民宿行業的蓬勃發展,反映出消費者對住宿要求的多樣化和品質化。民宿作為非標住宿,特色突出,相比酒店,具有空間大、性價比高、可洗衣做飯等優勢,更適合“多人多天”的出行場景,尤其能讓游客深入體會當地生活,給消費者帶來完全不同的消費體驗。選擇民宿的客人本就帶著有別于酒店的目的而來,他們會將民宿與藝術、美食甚至有趣的房東聯系在一起,期望從中找到家一般的舒適、安全之感。這種感受不受限于地理位置和裝修風格,更多是由客人對民宿的真實體驗來決定。成功的民宿已經不僅局限于住宿,而是越來越注重為客人提供多樣化的消費體驗。 |
上一篇:貴州省鄉村旅游(民宿)工作推進會召開 下一篇:繼老屋變民宿后,崇明這個85后姑娘又做起了“食堂” |